是趙一荻阻攔少帥歸鄉嗎
毋庸諱言,趙一荻在臺灣和在夏威夷期間,都曾公開或私下流露出她不希望張學良回大陸的意思,有些話甚至口無遮攔,毫無顧忌。她上述心態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讓張學良改變主意和動搖歸鄉信念的消極作用。持這種觀點的人舉證說:在臺灣期間,即便與張學良私交甚好的臺灣“新聞局”處長郭冠英、《聯合報》資深記者周玉莞等可以隨便接近張學良的人,想對這位世紀老人進行采訪的時候,也一定要事先得到趙一荻的首懇。這就更不要說張少帥的重大回鄉探親計劃了。他們認為一切都因為中間有趙一荻作梗,才使張學良的回鄉計劃不能如期實現。這些說法當然也不是空穴來風。但是,把張學良臨死前始終不能回東北的責任都強加在趙一荻身上,也未免有失公正。
趙一荻之所以多次公開表示不希望張學良回到大陸,并非如外界所非議的那樣是因為她對家鄉和祖國沒有感情。恰恰相反,趙一荻對祖國和故鄉的情結之深,決不遜于少帥。她平時偶爾流露出不希望張學良回大陸的只言片語,有些話確屬實情。如她曾說:“他(指張學良)現在連走路都要坐輪椅,還能乘飛機長途旅行嗎?”有些話則是因為她和少帥當時所處的客觀環境,才不得不那樣說。特別是她在臺灣時公開表示的“張學良不想回大陸”等語,極可能都是被當時政治局勢所左右。只有熟悉趙一荻的親屬們,才會真正體會到這位當年在天津長大的江浙才女的思鄉之心。趙一荻思念祖國親人的心情,從她僅有的幾封給親人的信中即可窺見一斑。
1990年,趙一荻在臺北的幽居生活剛剛結束,就輾轉收到了侄兒趙允辛寫來的一封信。當趙一荻從這封由海峽對岸飛來的家書中獲悉三嫂仍然健在的消息后,馬上親筆給她寫了一封信:
三嫂:
你給我寫的信和毛筆字及相片皆已收到。前兩天又收到允辛的信和姆媽的相片。聽說您的腿有毛病不能走路,不知是什么?是否能醫治?實在是非常的掛念。您一共有幾位兒女?現在是住在哪一位侄兒家里?日常的生活是否有人照顧?請來信告訴我。
日子過得真是快,我離家已經60年了,父母,兄弟,姐妹都不在了。我真是非常的感謝您這樣的孝順姆媽,侍奉她幾十年,而且給她一個溫暖和快樂的家。我們姐妹都虧欠了她,她在世的時候未能盡孝。
小妹
1990年3月14日
從這封家書中,不難看出她懷念親人之情。一個對親人有如此深厚感情的人,她會不思念自己的故鄉?
同年秋天,趙一荻也給她在北京的侄女趙允安寫過一封信。在這封信中,她的思鄉之情更是溢于字里行間。她在信中寫道:
允安:
你的信,我已收到。真是不幸,剛同你們(指趙允安、趙允平、趙允辛等人)聯絡上,你們的母親(指趙允安的生母,趙一荻的三嫂柴志芬女士)已經不在了。無論如何,她的一生是值得我們敬佩和懷念的。
我離家已經60年了,和你們都沒有見過面,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夠團聚。我和允宜(趙允安的親姐姐,在臺灣)已經聯絡上,并且還見過幾次面(此前趙一荻與趙允宜雖然都居住在臺灣,但因為政治的原因,臺灣當局不允許趙一荻隨便與外界接觸)。她告訴我許多關于你們的祖母(指趙一荻的生母呂葆貞女士,已故)和母親(指趙允安的母親柴志芬女士)的事。
你現在是否還在學校作(做)事(指趙允安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供職)?你家里的近況如何?希望你常給我寫信來,因為我非常關心。我以前曾經給允辛寄過幾本我的證道小冊子,即《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和《大使命》。不久,我亦會給你寄幾本去,希望你們看看。
謝謝你,把你六嬸(指趙一荻的六哥趙國基夫人吳靖)的地址給我。我已和她通過信,希望你有功夫的時候給我寫信。愿上帝祝福、看顧你和你的一家。
好姑姑
1990年9月1日
這封信比上一封更加真誠懇切。她明確地寫上“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夠團聚”,又一次自嘆:“我離家已經六十年了!”所以,從趙一荻幾封家書中所流露出來的思鄉、思親的感情,應該是她心靈最真誠的表露。凡是了解張學良和趙一荻去臺前后的內情,以及她隨張學良在無法回大陸的情況下最后不得不以古稀高齡遠涉重洋奔赴美國夏威夷定居的人,都會對趙一荻在記者面前表示不希望張學良回大陸的談話內含有真正的詮釋。鑒于此,那種所謂趙一荻百般阻攔張學良回祖國大陸的說法,是難以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