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四川對抗日戰爭的巨大貢獻 川軍民都有哪些貢獻

抗日戰爭四川的貢獻——抗戰時期糧源的主要基地

來源:小編整理2024-05-30 18:54作者:黃日展

四川對抗日戰爭的巨大貢獻 川軍民都有哪些貢獻

四川對抗日戰爭的巨大貢獻 川軍民都有哪些貢獻

三、四川是抗戰時期糧源的主要基地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四川負擔起前線抗日將士和大后方民眾糧食供應的重任。而此時的四川,因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大量公務人員、難民、流亡學生、以及內遷工廠企業的職工不斷擁入,四川人口驟增。至1940年四川省積糧早盡,糧食供應已很困難,糧價不斷上漲。1941年國民政府實行田賦征收實物,從9月16日開征至12月止全川征購糧食1100余萬市石,完成征購總額的90%以上,至1942年2月底止,已征糧1330余萬市石,超過原計劃1200萬市石的11%,實物征收及實際征收數,四川均為全國第一。

1941年據糧食部統計,全國21省實征實購糧食共計5430余萬市石,四川實征、實購糧食各為678萬市石,占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以后逐年增加,除征收、征購外,還加征借、派募等名目加重負擔。從1941年征收實物起至1945年抗戰勝利,四川共出糧10238萬市石,占當時全國征收糧食總額的三分之一。

田賦年年增加,主要落在四川農民頭上,而農村的青壯年又大多參軍離鄉,完成這樣高額的田賦,農民都節衣縮食積極交納。正如四川一位老農所說,莊稼欠收,他們是以苕藤、菜葉和雜糧充饑,他們繳納公糧是為了支持抗戰。他說“軍隊去前方打仗,無糧吃不飽,雖有命也不能拼,只要能打勝仗,驅逐日本鬼子,我們暫時吃苕藤樹葉,也有想頭。”這樸實的語言,充分表露了中國農民不愿做亡國奴,而愿忍饑挨餓也要支持抗戰的愛國熱情。

同時,各種稅收、捐獻,其最大部分,也是由四川人民所負擔。據國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統計,抗戰期中全國財政支出為14640余億元,四川負擔4400億元,占全國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實際上四川擔負國民政府財政支出的50%左右。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