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對抗日戰爭的巨大貢獻 川軍民都有哪些貢獻
五、百萬民工搶修軍用飛機場和國際交通線路
1943年秋國際形勢發生了大的變化,美國以大量空軍支援、中國,緣于“持續大規模的對日空襲,只能由中國的空軍基地來執行”,并選定在大后方的成都地區,修建一批轟炸機場和驅逐機場,以便美國飛機能起飛去轟炸日本本土。因此,修建這批飛機場就成為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業最緊急的任務。1943年12月國民黨當局決定在成都地區修建新津、邛崍、彭山、廣漢四個轟炸機機場,擴建或新建成都鳳凰山、太平寺、溫江(黃田壩)、德陽、華陽等五個驅逐機機場。因為時間緊迫,工程浩大,先后動員了150余萬民工,日夜投入搶修。
新津機場是美軍當時現代化設備機場,是B-29型轟炸機的主要基地,B-29型轟炸機號稱超級空中堡壘,是專為轟炸日本設計的。僅跑道就比一般機場要大大加寬加長,工程質量要求也十分嚴格。這次擴建搶修,緊急動員華陽、崇慶、大邑等22縣的民工,計20余萬人參加。修機場所需石方,全靠民工肩挑運送,肩挑時間過久,常常出現雙肩紅腫以致肉破血流。土方工程也同樣艱巨,全部土方在100萬立方米以上,挖土工具是鋤頭,運輸仍靠扁擔,撮箕等原始工具。
民工們聽說機場是用來美國飛機起飛轟炸日本的,非常振奮,他們說戰士在前方流血犧牲,我們在后方流汗修建軍用機場,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不少民工出于愛國熱情,主動要求參加。僅參加修建機場的郫縣民工達12223人,工作熱情很高,成績十分顯著,但工程時間緊,勞動強度大,生活又艱苦,兩個月內先后死亡27人,傷殘4人,他們不僅勞累,還和前方抗敵戰士一樣流血傷亡。
四大機場先后完工后,1944年6月16日,美軍空中堡壘B-26轟炸機,首次從成都地區起飛,轟炸日本八幡的制鐵煉鋼基地,使日本遭受巨大損失和打擊。隨機美國記者羅伯德(Robert)當天晚上在重慶大廈的報告中 說“八幡為日本鋼鐵工業之中心,所生產鋼鐵占全國鋼鐵總量的五分之一,其所有煉鋼爐占全國67%,轟炸該地之重要,于此可見。“同時盛贊中國民工,他說這次搶修機場“人力之大,為二千年前修筑長城以來的僅見”“所有之機場均有若干層(石基)由中國農民雙手造成。”從此以后,美軍轟炸機都從成都地區機場起飛,不斷對日本進行轟炸,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為適應抗日需要,1938年國民政府決定趕修川陜、川黔、川滇、川湘四大公路,要四川加緊完成川境內部分。1938年8月開始修筑漢渝公路,這是重慶經四川東北與陜西相連的重要通道。1940年前,重慶通往越南的兩條國際交通線路,都被日軍封鎖,滇緬公路就成為重慶通往國際的唯一交通線,也是我國接受國際援助軍事物資的補給線?梢娳s修四川滇公路的重要和緊迫。
修筑四大公路在四川部分,先后于1940年完工通車,僅修川陜、川滇兩條公路,先后征用民工250萬人。當時修路技術和設備都很落后,大多使用鏨子,工程十分艱巨。民工們不計報酬,日夜趕修,表現出極大的愛國熱情?箲饡r期從滇緬公路和西北國際運輸線路兩大國際通道,載運了大量美、英和蘇聯的援華物資,對維持大后方的經濟,改善和充實抗戰軍備,都起到重要作用。